中国快消品市场复苏 销售额基本恢复至疫前水平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春天
时间:2021-07-02
导读: 6月29日上午,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连续第十年共同发布《中国购物者报告》。
6月29日上午,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连续第十年共同发布《中国购物者报告》。在最新的《2021年中国购物者报告系列一》研究中,双方认为目前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今年一季度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1.6%,并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然而,疫情对中国消费者在不同品类下的消费习惯产生了显著影响,极大地改变了个人消费方式。因此,尽管部分品类已恢复到疫情前的发展态势,另一些品类受到的冲击可能会更加持久并持续至今年年底。
本次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涵盖四大消费品领域,包括包装食品、饮料、个人护理和家庭护理。研究显示,经历了一季度的下跌后,快消品支出在二季度出现反弹,食品和饮料品类、个人和家庭护理品类的走势逐渐统一。到2020年底,尽管平均售价下降1.1%,在销量增长的带动下,中国快消品市场2020年全年销售额依然实现了0.5%的增长。
具体看,虽然去年饮料和包装食品的价格双双下降,但是包装食品的销量却一路逆势增长,主要因为消费者担心食物短缺,大量囤积不易变质的食品。伴随大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消费者对于护理用品的需求和购买量不断上升,个人和家庭护理的销售额均有所增加。其中,家庭护理的表现尤为突出,全年增速达到7.7%,是四大消费品领域中唯一价格上涨的品类。
渠道方面,报告显示,2020年电商销售额增长31%,是唯一快速增长的渠道。其中,直播电商增长一倍有余,服饰、护肤品和包装食品位居前列。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居家消费,O2O渠道受到追捧,销售额激增50%以上。在线下,便利店是唯一保持稳定的渠道,目前已基本恢复到疫前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还催生了另一大新趋势:社区团购,即互联网平台通过预售+自提的模式,借助“社区团长”进行消费者的获取和维护。今年第一季度,这种全新的零售模式的渗透率达到了27%,各大主要零售互联网平台纷纷布局社区团购,从而加强与消费者的联系。
为全面了解疫情对中国快消品销售的影响,报告还将今年一季度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进行了比较。总体而言,中国快消品市场已经开始复苏,未来增长可期。
数据显示,在快消品支出缓慢恢复和温和增长的影响下,今年一季度中国快消品市场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1.6%,低于2019年较2018年同期增长的3%。尽管平均售价下跌1%,但购物频率的恢复刺激了销量增长,成为推动销售额增长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疫情的有效控制,食品和饮料、个人和家庭护理品类重返“双速增长”格局。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国内]千帆竞渡启新元,一纸春秋铸华章——三佰山纸业2025年开工献词
- [国内]潍坊市坊子区:企业开足马力日产纸品3.5万件 奋力冲刺首季“开门红”
- [国内]玖龙纸业2025年将在广西和湖北新增385万吨/年浆纸产能
- [国内]“晨鸣纸业”变更为“ST晨鸣” 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
- [国内]晨鸣集团荣获“潍坊市2024年度突出贡献企业”
- [国内]造纸企业为何要做FSC认证?
- [国内]国内最大!这条特种纸生产线将于3月投产→
- [国内]晨鸣纸业作为被告/被上诉人的1起涉及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的诉讼将于2025年2月12日开庭
- [国内]造纸轻工行业周报:2月智利木浆外盘报价提涨20美元/吨
- [国内]开足马力忙生产!维达纸业春节假期“不打烊”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