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人物访谈 • 正文

【同行40年·1979年】曹朴芳:初心怀质朴 芳华献纸业|四十年四十人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杨晨鸣,等

2019年,中华纸业杂志社策划和组织编排了一期《中华纸业》创刊40周年的纪念特刊。从寻访的许多位40年来杂志同路人中选择了40人,从1979年起,每年邀请一位讲述自己与纸业的从业故事、成果经验、看法建议、感悟体会、未来期望等等。他(她)们是杂志众多作者、读者、报道对象和客户伙伴的代表,更是中国造纸工业成长壮大的奋斗者和实践者的代表。希望能用一段段不同的历程,一个个不同的视角,纪念来时路,开启新征程。


【1979年】

曹朴芳:初心怀质朴 芳华献纸业

文/本刊记者  杨晨鸣  宋雯琪  张洪成

当我们开始准备《中华纸业》创刊40周年纪念特刊时,翻开1979年《山东造纸》(《中华纸业》前身)的创刊号,紧跟着创刊词后的第一篇文章的标题是:《中性亚铵法制浆的腐蚀及防腐蚀问题》,作者:泰安造纸厂。我们不禁想到一个问题:“40年间,杂志刊发了上万篇文章,作为创刊号的首篇文章,它的执笔者究竟是谁呢?”
时光荏苒,许多往事都已时过境迁,当年的泰安造纸厂已不复存在,我们还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吗?偶然间,在我们翻看往年刊物时,在1983年第2期《山东造纸》封三刊登的一篇简讯《山东造纸学会三篇论文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中,我们看到获奖的三篇论文中有“泰安造纸厂曹朴芳、周桂珍的《中性亚铵法制浆的腐蚀及防腐蚀问题》”。原来,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正是当时在泰安造纸厂工作的原中国造纸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曹朴芳。
多年以后,《山东造纸》一步步发展成为中国造纸协会会刊《中华纸业》,曹朴芳长期作为《中华纸业》主办单位中国造纸协会的主要领导,一直给予《中华纸业》的发展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文章。当我们回望《中华纸业》的成长过程,历史的机缘,似乎在1979年创刊号的这篇未署作者本人名字的文章中,已经为未来埋下了伏笔……

曹朴芳女士,高级工程师,中国造纸协会顾问;曾任山东泰安造纸厂副厂长,中国造纸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轻工业部造纸工业司副处长,中国轻工总会、国家轻工业局食品造纸部造纸办副主任、处长,中国造纸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造纸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68年毕业于北京轻工业学院,1978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78年作为企业项目负责人,与轻工业部造纸研究所分获“中性亚硫酸铵制浆新工艺”合作完成成果国家科技大会奖。主持并参与研究、起草编制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造纸工业发展规划、《造纸产业发展政策》等。参与研究编制《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起草《制浆造纸工业环境保护行业政策、技术政策和污染防治政策》、《造纸工业技术进步“十二五”指导意见》、《造纸工业原料结构调整战略研究》报告、《广东造纸工业竞争力研究》报告等。主持并参与《我国造纸行业产排污系数核算》课题研究等。参与多项制浆造纸建设项目的论证与评估。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歌里面这样唱道。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在神州大地徐徐扬起。
在1979年3月的春天,34岁的泰安造纸厂技术副厂长曹朴芳收获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荣誉证书,这是她一年以来收获的第二项国家级荣誉。一年前,1978年3月18~3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全国的科技工作者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会上,表彰了862个先进集体、1192名先进科技工作者和7675项优秀科研成果。造纸业共有42项成果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其中就有“中性亚硫酸铵法制浆新工艺”,曹朴芳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泰安造纸厂项目负责人,她和同事们已经为中性亚铵法制浆的研发和生产做了10年的潜心研究,终于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40年过去了,又是一个3月的春天,北京桃红柳绿阳光正好,我们如约见到了已经退休的曹朴芳理事长,她带着熟悉的和蔼可亲的微笑接受了我们的访问。我们之间的话题便从亚铵法制浆开始,述说起当年的往事,曹理事长兴趣盎然记忆犹新。尽管已经过去四五十年了,曹朴芳依然是有着很多难忘的记忆,甚至能准确地说出当时的一些参数指标。

2019年春,本刊记者在北京采访纸业老专家曹朴芳(左二)、曹珍仪(左三)、林治宪(左四)等。十年潜心磨一剑,排除万难为亚铵

1968年底,曹朴芳从北京轻工业学院毕业,走出校门的她被分配到了山东泰安造纸厂。作为当时企业难得的大学毕业高水平科研人才,一来到泰安造纸厂,曹朴芳就肩负起了中性亚铵法代替碱法麦草制浆的扩大生产试验任务。
当时的泰安造纸厂,是在1958年全国大办工厂热潮中,贯彻“大洋群”和“小土群”并举方针而建立的成百上千家小草浆造纸厂之一,以麦草为原料、规模小(日产2吨)、蒸煮黑液污染严重、效益低……这些都是当时众多小纸厂的问题,有的小纸厂被迫减产或停产。为了改善这一现状,轻工业部造纸研究所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探索性研究中性亚硫酸铵法(简称“亚铵法”)草浆技术。据曹朴芳介绍,亚铵法制浆具有纸浆得率高(比传统碱法高8%左右)、易脱水易洗涤、成纸强度好、滤水性能好、不透明度高等优点,尤其是亚铵的来源可用氨水吸收化工或冶金厂的废气来制造,其蒸煮废液还可作为复合肥料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对多种蔬菜和稻麦谷物施肥后证明肥效良好(粮食作物可增产20%多,蔬菜可增产30%多),还可改造沙质地和盐碱地。当时来说,中性亚铵法可以说是一种节约原料、变废为宝、减少污染,非常适合当时中国许多小纸厂的新型制浆方法。正是在曹朴芳来到企业的1968年,泰安造纸厂在全国首先进行中性亚铵法制浆扩大生产试验,在轻工业部造纸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与合作下,很快取得了初步成功。接下来的10年时间里,在曹朴芳及其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泰安造纸厂作为中性亚铵法制浆的成功典型,其经验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1975年,轻工业部在泰安召开首届全国亚铵法制浆造纸经验交流会,推广亚铵法制浆技术及利用亚铵废液灌溉农田经验。亚铵法的应用帮助不少小型草浆造纸厂走出困境,而后又相继研发生产成功亚铵法化学浆和半化学浆,可抄造印刷书写纸、瓦楞原纸、食品包装纸、卫生纸等,填补了国际和国内空白,成为当时我国比较有特色的新工艺、新技术。也正凭借其因地制宜的创新,节约原材料和环保效果显著,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泰安造纸厂与轻工业部造纸研究所分别获得国家级合作完成成果奖,获得国家级奖励,当时的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同志指示要因地制宜地积极扩大发展亚铵法制浆造纸。

曹朴芳告诉记者,中性亚铵法制浆技术,也有其缺点,主要包括:装锅量较小、漂白难度较大、浆质较硬。其中当时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对碱法通用碳钢设备造成较严重的腐蚀问题,一些纸厂的蒸煮设备安全使用年限甚至只有1~2年,这也是阻碍中性亚铵法制浆健康发展的主要短板。为了改善这一难题,曹朴芳和企业的同事们,与轻工业部造纸研究所、北京钢铁研究院进行合作,从1969年开始到1978年一直持续进行各种材质挂片研究,对A3钢在亚铵法蒸煮中的腐蚀情况进行了多次大大小小的试验,不断改进工艺方法和设备防腐措施,在1975年前后就将蒸球的安全使用年限改进到了15~20年,成为全国领先水平。1979年,曹朴芳和同事周桂珍,将其在企业对中性亚铵法制浆腐蚀问题10年来的研究试验详细整理成文字资料,并提出了10条具体的防腐措施。当年创刊的《山东造纸》作为首刊首篇,刊发了这篇长达11页、数据翔实、指导性极强的生产研究报告。

《山东造纸》创刊号刊登的首篇文章,由曹朴芳和周桂珍执笔。

曹朴芳来到泰安造纸厂的这头十年,正值全国动荡时期,很多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都受到很大影响,处于非正常状态。而且当时全国经济生活水平都比较低,泰安造纸厂也只是一个县办小纸厂,技术力量、科研条件都不高,这给曹朴芳她们进行生产科研带来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言谈中曹朴芳并没太提到这些困难,只是说道,当时我们国家的造纸资源少,企业小、污染重,能有像中性亚铵法制浆这样的新技术,当时觉得给困难重重的造纸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曙光。作为全国首家试点企业,她们也没想太多,只是抱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单纯想法,凭着一颗质朴的初心埋头苦干,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有了成功经验就总结推广,只是希望能尽职尽责,不负重托。1979年,泰安造纸厂年生产量达到3400吨,年利润达104万元,这个现在看来不起眼的数字,对于当年的很多小纸厂而言已是比较可观了。同时,泰安造纸厂中性亚铵法的各项工艺技术一直是全国领先的。

1978年科学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科技兴国和改革开放的形势,让曹朴芳和同事们更有干劲了。一方面,曹朴芳对中性亚铵法的防腐蚀问题继续进行研究试验改进,其后又执笔总结了《亚铵法制浆设备防腐小型试验》报告,1983年再次在《山东造纸》刊发。另一方面,曹朴芳也积极参与到中性亚铵法的总结和全国推广工作中,国家轻工业部先后三次在泰安召开现场推广会,中性亚铵法也从稻、麦草浆扩大到高梁秆、玉米秆、棉秆等其他非木纤维的研究应用,山东、四川、河南、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全国多地数十家纸厂。同时,曹朴芳还自编了学习教材在农业部组织举办的有200多人参加的全国小型纸厂培训班上进行授课,把多年的总结经验无私传播出去。

 

回想起当年行业间的技术交流,曹朴芳动情地说,当年大家对于新技术新工艺都是如饥似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真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现场会和培训班现场气氛热烈,很多人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是一个时代的特点和印记。

在当年全国推广亚铵法制浆造纸培训班的学员中,有一位听课非常认真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李洪信,来自山东兖州城关造纸厂,给曹朴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太阳纸业的企业发展史记载,当年的李洪信,还曾背着煎饼、咸菜到离得不远的泰安造纸厂现场学习过造纸技术。在当年的学员里,还有不少像李洪信这样的年轻人,也许当时他们都没有想到,多年以后,经过他们在纸业领域里的努力拼博,将成为中国造纸工业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人物。

致力纸业结构调整,建言献策顶层设计

改革开放为全中国注入了新的活力,造纸工业的发展也开始大步前进。上世纪80年代后,造纸工业原料结构逐渐得到了调整,即提高了木纤维比重,加大了废纸利用,科学合理利用了非木纤维。随着企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企业规模有所扩大,技术装备水平有所提升,产品质量有所改善。亚铵法制浆虽然又在蔗渣、红麻、芦苇、棉秆等原料方面进行研发应用,但由于受规模小、亚铵原料供应渠道及废液利用等因素影响,绝大部分小企业已关停,亚铵法制浆承担的历史使命渐渐弱化。

上世纪80年代初,曹朴芳工作调动到中国造纸学会,90年代后又在轻工业部造纸工业司、中国造纸协会任职,从一名企业生产技术专家,转变为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的政策研究专家,先后主持并参与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造纸工业发展规划、《造纸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与起草编制工作。也正是因为十多年在企业生产一线的从业经历,让曹朴芳熟悉纸业生产科研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十几年在中小造纸企业进行亚铵法草浆的研发实践,让她对长期困扰中国造纸业发展的痛点问题有切肤的体会。她在1998年《造纸工业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回顾与今后展望》的文章里写到:“目前造纸工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矛盾,集中表现为“三小一大”,即木浆比重小、企业规模小、中高档纸生产能力小、环境污染大。其中原料问题是造成造纸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污染严重的关键问题,是制约今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站在世纪之交的中国造纸工业,当时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改革开放20年后,生产总量不断攀升,从1978年的466万吨增长到1998年的2824万吨,居世界第三,市场潜力巨大,历史机遇难得,吸引了国内外投资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供需不平衡、结构失调矛盾长期存在,非木纤维比例虽已从60%降至46%,但木浆比例只有15%,其中国产木浆不及10%;国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质量不高,污染包袱重,与摩拳擦掌志在进入中国的国际纸业巨头相比,竞争力非常薄弱。许多纸业的有识之士,对于即将跨入新世纪、面临国际化竞争的中国造纸业的未来都表示关注和担心。已经成为中国造纸协会会刊的《中华纸业》杂志在1999年~2000年开设“中国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系列报道,大量专家学者献计献策,吸引了业内的高度关注。

这段时间,正值担任中国轻工总会、国家轻工业局造纸管理部门的规划发展工作的曹朴芳,对于中国造纸工业的结构调整和竞争力提升问题,深入企业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同时也在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制定中,为造纸业的发展争取积极政策支持。2000年前后,她先后在《中华纸业》发表了多篇文章,如:《扩大对外开放 促进中国造纸工业利用外资的发展》、《大力推进造纸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关于中国造纸工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探讨》、《努力开创新世纪造纸工业发展的良好开局》、《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 促进我国木浆造纸发展的思考》等,提出:“要把造纸工业列入国家基础工业,把发展高起点的现代造纸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给予大力扶持,使现代化造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1999年国家首批国债贴息技改项目中,在曹朴芳和当时造纸业内一批领导专家的积极建议下,造纸业被列进了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为当时23家企业争取来了宝贵的技改资金,引进了一批当时国际先进的技术装备,为加入世贸后的市场竞争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以此为契机,尤其在2001年“入世”以后,中国造纸工业在21世纪之初迎来了大发展大升级的黄金时期,一大批技术起点高、装备先进、单机生产规模大、产品质优有竞争力的基建和改造项目相继投产。一大批优秀的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交相辉映,在竞争中成长壮大,对中国造纸产业规模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及引领推动作用。

据曹朴芳回忆说,晨鸣、华泰、太阳等一批企业也正是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这十几年间,抓住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通过大项目实施拉动企业整体素质全面提升,迅速崛起为全国龙头企业和世界知名企业。她依然记得,十多年前陪同时任山东省省长韩寓群视察华泰时的情境。在华泰引进德国的国际一流、亚洲第一条同一平台新概念纸机操作台上,她向韩寓群省长介绍各项技术指标,并表示华泰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这是一代纸业人的光荣与梦想。曹朴芳同时也说道,改革开放政策也使一批外资、港台企业落户中国发展纸业,如金光集团、亚太森博、芬欧汇川、斯道拉恩索、玖龙纸业、理文造纸、江苏荣成、永丰余造纸等公司,都为中国纸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助推纸业由大向强,深入探索绿色纸业

2009年,当全国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中国造纸工业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纸和纸板生产与消费国,登上了世界之巅。特别是实现了产需平衡的历史突破,自给率达到95%以上,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国造纸工业生产总量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的难题,结束了市场供给短缺时代。

这一年,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学会等单位共同编写出版了《中国造纸工业六十年》特辑,这时曹朴芳任中国造纸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和中国造纸学会副理事长,她作为编写组委会主任,执笔撰写了开篇文章《新中国造纸工业六十年的回顾与展望》,全面高度地概括总结了新中国六十年造纸工业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基本经验和突出问题。她在文中写道:“经过几代造纸人士艰苦奋斗与无私奉献,铸造起一个崭新的现代化造纸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密切相关的重要基础产业,已基本具备了由造纸大国向造纸强国转变的基础条件。”

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后,中国造纸工业开始迈入由大到强、由数量主导型向质量效益型的重要转型期。这一时期,曹朴芳的研究重心是如何通过调整转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造纸业。她先后又在《中华纸业》撰写发表了《落实发展政策 促进造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贯彻落实<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推进我国造纸工业调整与振兴》、《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开创中国造纸工业“十二五”发展的新局面》、《新形势下造纸产业基本特征暨发展展望》等系列性文章。

曹朴芳认为:“造纸工业在新的形势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整体仍然保持了适度增长,产销基本平衡,但国内原有的竞争优势、增长动力逐渐减弱,而新增长点尚未完全形成,市场信心和预期不稳,造纸行业生产经济运行正处于转型和寻求新的平衡中。”她表示道:“特别是资源、环境约束双重压力对造纸工业发展而言是长期的挑战,迫切要求行业必须在资源、环境、结构三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坚持改革开放,科学制定行业和企业发展战略,优化结构,提升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注重技术和管理创新引领产业未来,是推动造纸产业转型升级、加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2014年,中国造纸协会完成了新一届换届选举工作,已年近70岁的曹朴芳圆满完成了15年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的职责,退居为协会顾问。她一方面辞去了很多社会职务,也谢绝了不少社会活动,安心退居二线;同时依然心系中国造纸业。2015年,《中华纸业》“新常态、新思路”系列报道,刊发了曹朴芳撰写的《造纸行业“走出去”现状及政策研究》一文,文中曹朴芳提出要“稳步扩大境外投资,逐步形成3~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并以自己的比较优势重组它国制浆造纸企业,参与纸业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以获得市场份额和技术开发能力。”这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高度吻合,近年来,中国造纸业海外投资的举措也明显增加,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回头再看1998年曹朴芳首次个人署名在《中华纸业》刊发的《扩大对外开放  促进中国造纸工业利用外资的发展》一文,20年间,中国造纸工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曹朴芳的研究一直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在接受我们的采访中,曹朴芳对于近年来纸业的产量和消费量、原料结构比例等数据仍然非常熟悉,政策和数据信手拈来,令我们由衷地钦佩。在我们这次采访接近结束时,曹朴芳说道:“原料、环保、结构等问题,仍然是困惑造纸业发展的几大瓶颈问题,特别是国内原生浆比例太低,对外依赖度太高,一旦国际原材料市场有变化,对于中国造纸工业影响就非常巨大。”她还说:“科学合理地用好有中国特色的非木纤维,以科技进步解决草浆污染和规模问题,能对增加原生纤维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当年的中性亚铵法制浆,近十年来有的企业重新研发并成功应用于年产10万吨立式连续蒸煮秸秆制浆造纸生产系统,扬长避短,抄造本色浆,生产环保本色纸,同时开发农田肥料,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促进了亚铵法制浆造纸工艺技术设备的长足进步。我们应该以更开放创新的思维,来发展好新时代的造纸业。”

岁月悠悠,2019年,距离曹朴芳从学校走进泰安造纸厂投身造纸业,已经过去了整整50年。曹朴芳这一代造纸人亲历了中国造纸工业如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粗到精、从传统落后到现代先进,她(他)们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国家和产业的建设之中,在不断的追梦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这应该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曹朴芳写给《中华纸业》的亲笔贺信

(一)回眸往事,助推纸业创辉煌

2019年是中国造纸协会会刊《中华纸业》杂志创刊40周年,也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华诞,可喜可贺!《中华纸业》创刊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40年来,《中华纸业》伴随着中国造纸工业的发展成长,留下了我国纸业前进的每一步足迹。共出版450多期,刊登上万篇文章和资讯,其见证了业界风云和行业的崛起,记录了我国造纸工业风雨兼程、砥砺奋进的变迁,行业取得举世瞩目辉煌成就的历史。

《中华纸业》始终坚持以服务行业、服务企业为宗旨,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为行业和企业当好助手。充分发挥了荟萃信息、交流与互动平台的作用,为推动造纸行业健康发展、提高造纸行业科技与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华纸业》杂志内容翔实、信息量大,是一个了解行业的重要窗口。40年的历程,几代人的耕耘,《中华纸业》不断谱写前瞻、求实、创新、引导的篇章,其逐步成长为业内具有影响力和良好品牌的主流媒体。该刊一直备受业内同仁的赞誉和肯定。

自1968年至2014年我一直从事造纸相关工作,《中华纸业》从创刊至今一直是我必读的重要刊物之一,作为读者,从刊物中获得很多信息与知识,使我受益匪浅,与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79年我在山东泰安纸厂工作时,曾在《山东造纸》创刊号上刊登过一篇题为《中性亚铵法制浆的腐蚀及防腐蚀问题》的文章,该篇获得了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当时泰安造纸厂是我国首家试验和采用中性亚铵法制浆造纸的企业,国家轻工业部曾三次在泰安召开现场会,推广此法制浆造纸。该篇文章是针对亚铵法制浆对普通材质制浆设备腐蚀问题、防腐蚀措施以及防腐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的小型试验和生产实践的总结,对采用亚铵法制浆的企业有一定帮助。1998-2015年,结合我工作变动的情况,也曾刊登过大约15篇相关造纸行业发展的认识与看法方面的文章,与同行交流,共同提高。当然比起《中华纸业》刊登的总篇数虽然微不足道,但能有这个平台交流,还是感到幸运和心存感激的。为此在《中华纸业》杂志办刊40周年之际,我特别对辛勤耕耘在编辑部的全体同仁,对我工作的关照与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

(二)展望未来,继往开来谱新章

我国造纸行业发展面对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新形势的挑战。作为每一位在造纸行业工作的造纸人,都会非常关注造纸行业的发展,技术进步及市场需求新的趋势。在此我诚挚地希望并祝愿《中华纸业》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继续与时俱进,与改革同行,与创新同步,与市场联通,搭好沟通交流平台,竭诚为行业和企业服务,永葆青春活力,续写新的篇章。在新的征程中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助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行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造纸工业做出新成绩,共创中国造纸工业更美好的明天。

曹朴芳

2019年3月20日

本文原载于《中华纸业》2019年第13期“创刊40周年纪念特刊”,阅读和下载电子版请点击:

http://www.cppi.cn/jiancai/223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华纸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鲁ICP备10014844号-1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南路101号│ 新媒体部:0531-88192261 │ 采编部:0531-88935343 │ 市场部:0531-88522949 │
    中华纸业传媒微信公众号
    可信网站